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版頭1.png
white.png

 

  • 字級大小
《應華學報》撰稿格式
 
一、來稿請用正體字,橫式(由左至右)書寫。
 
二、每篇論文均須包含前言、結論,無論長短,視為一節。中間各節請自擬小標題。各章節下使用符號請依一、(一)、1、(1)……等序表示。
 
三、書刊名、篇名之符號︰
    1.中文書名、期刊名、報紙、劇本為《 》;論文篇名、詩篇為〈 〉。學位論文等未出版者請採用「 」。
    2.單指一書中某篇文章時兩者並用,如《史記》〈項羽本紀〉,《詩經》〈豳風.七月〉。
    3.西文書名採用斜體,如無法作斜體處理時,請在書名下劃線;篇名則採用“   ”。
 
四、引文:短引文可用引號直接引入正文;長引文可作獨立引文,不加引號,但每行起首均縮入三格。引文部分請忠於古版之原文。
 
五、註釋方式以採用傳統文史方式為原則。惟語言學、人類學之論文可採用社會科學方式。
(一)傳統文史方式
文章內以阿拉伯數字為註碼,無須加括號,置於標點符號之後。註碼請以全篇作一計算單位,使用同一順序,註文則置於註碼當頁下 
方(隨文註)。文稿內引用文字之註釋應詳列出處於註文內,請勿放於行文中,包括︰引述之著作者姓名,篇名或書名(出版地:出
版者,出版年),卷期及頁碼等。其格式例示如下:
    1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卷4〈則天皇后本紀〉,頁81
    2 宋.朱熹,〈禮一.論考禮綱領〉,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正中書局,1970),卷84,頁3453
    3 清.孫奇逢,〈復彭了凡〉,《夏峰先生集》(《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卷7,頁189
    4 周法高,〈董妃與董小宛新考〉,《漢學研究》1.1(1983.6): 10-11
    5 李豐楙,「魏晉南北朝文士與道教之間的關係」(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78.6),頁15-20
    6(英)李約瑟(Joseph Needham)著,杜維運等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第 3 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頁 192
    7(日)森鹿三著,金立新譯,〈論居延出土的卒家屬廩名籍〉,載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戰國秦漢史研究室編,《簡牘研究譯叢》第1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頁100-102
    8 衣若芬,〈不繫之舟:吳鎮及其「漁父圖卷」題詞〉,「元明文人之自我建構與審美風尚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12.16)。
    9 黃仁宇,〈大歷史帶來的小問題〉(上),《聯合報》1994.1.1037版〈聯合副刊〉。
    10賈麗英,〈漢代有關女性犯罪問題論考──讀張家山漢簡札記〉,《簡帛研究》網站,2005.12.17http://www.jianbo.org/admin3/list.asp?id=1449/admin3/list.asp?id=14492006.1.9上網)。
    11 Lewis Mayo, “The Order of Birds in Guiyi Jun Dunhuang,” East Asian History 20 (2000.12): 45-48.
    12 Jaroslav Prusek, The Lyrical and the Epic: Studie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0), pp. 109-110.
    13 Tsi-an Hsia, “Aspects of the Power of Darkness in Lu Hsun,” in Hsia, The Gate of Darkness: 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 in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8), pp. 146-162.
    14 Donald Holzman, “Juan Chi and His Poetry” (Ph.D. diss., Yale University, 1954), pp. 50-59.
      (二)社會科學方式
語言學、人類學之論文可採用。在正文中直接列出作者、文獻出版年份、頁碼(出版資料於文後「引用書目」中呈現)。  
                     例一:而在這冷門的領域中,誠如中央研究院李壬癸教授(1997: 202)所言:「南島語言學更是冷門中的冷門。」因此,國內語言學界(包括語言教學)雖有四百多位學者專家,然而根據施玉惠等人(1995: 16-20)之調查報告,研究臺灣南島語言之學者僅有 13 位;即便是現在,距離前項調查時間已有五年之久,國內積極從事這個領域研究的學者仍只有 20 人左右。
                     例二:例如,在社會現象廣受關切、社會學理論鋒出的十九世紀末,Saussure 受到 Hippolyte TaineEmile Durkheim 等社會學家的影響,發展出從當代社會角度審視語言的理論,自屬無可避免,也早已為語言學史家所論定(Dinneen 1967: 196-199; Culler 1976: 70-79; Aarsleff 1982: 356-371)。
                     例三:而婚後住在男家的模式也加強了這一傳統,媳婦是屬於公公家庭的(R. S. Watson 1991a)。說到權利,婦女與其兄弟及丈夫完全不平等。她們不能繼承遺產,也無緣分得家族產業。她們處置嫁妝的法定權力也有所限制(R. S. Watson 1984; 1985: 107, 126, 129, 135; 1986; 1991)。
 
六、同一本書(或資料)只需在第一次出現時寫明出處,以後則可省略。若再引註過的資料,只寫作者、書名(篇名)、頁碼,或「同註X,頁X」即可。
 
七、文內數字以採用阿拉伯數字為原則,如:西元年、月、日,及部、冊、卷、期數等等。
 
八、論文中所出現之重要相關人物,第一次出現時請在括號內註明生卒之公元紀年。皇帝亦註明在位之公元紀年。外國人名、地名及專有名詞均請附註原文。
 
九、文末請附「引用書目」,分「傳統文獻」和「近人論著」兩部分。前者以時代先後排序,後者以作者姓氏筆劃或英文字母排序,其格式例示如下:
一、傳統文獻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69
三國.吳.韋昭注,上海師範學院古籍整理組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宋.朱熹著,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正中書局,1970,據明成化九年江西藩司覆刊宋咸淳六年導江黎氏刊本影印。
宋.楊傑,《無為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孫奇逢,《夏峰先生集》,《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1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據清道光二十五年大梁書院刻本影印。
二、近人論著
            衣若芬 2004 〈不繫之舟:吳鎮及其「漁父圖卷」題詞〉,「元明文人之自我建構與審美風尚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12.16
  李壬癸 1997 《臺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臺北:常民文化公司。
(英)李約瑟(Joseph Needham)著,杜維運等譯 1995 《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第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施玉惠、徐貞美、黃美金、陳純音 1995 《語言學學門人力資源現況分析及調查後續研究》,國科會研究計畫報告 NSC 84-2411-H003-006。
  湯廷池 1986 〈關於漢語的詞序類型〉,「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收錄於湯廷池(1988)《漢語詞法句法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頁449-537
             黃仁宇 1994 〈大歷史帶來的小問題〉(上、下),《聯合報》1994.1.10-1137版〈聯合副刊〉。
 賈麗英 2005 〈漢代有關女性犯罪問題論考──讀張家山漢簡札記〉,《簡帛研究》網站,2005.12.17http://www.jianbo.org/admin3/list.asp?id/admin3/list.asp?id=14492006.1.9上網)。
 
鄭毓瑜 2002 〈流亡的風景──〈遊後樂園賦〉與朱舜水的遺民書寫〉,《漢學研究》20.2: 1-28
 
Aarsleff, Hans. 1982. “Taine and Saussure.” In Hans Aarsleff, From Locke to Saussure, Essays on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p. 356-371.
Hanan, Patrick. 2000. “The Missionary Novels of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0.2: 413-443.
Holzman, Donald. 1954. “Juan Chi and His Poetry.” Ph.D. diss., Yale University.
Hymes, Robert P., and Conrad Shirokauer. 1993. Ordering the World: Approaches to State and Society in Sung Dynasty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ang, John C. Y. 1977. “Early Chinese Narrative: The Tso-chuan as Example.” In Andrew H. Plaks, ed., Chinese Narrative: Critical and Theoretical Essay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 3-20.
 
十、英文稿件請參照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之格式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