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版頭1.png
white.png
  • 字級大小

平傳媒 20170423 南進越南華語教學之路蹣跚難行

發布日期 2017-05-24 11:35:43

南進越南華語教學之路 蹣跚難行
20170423  台中 / 平傳媒
 
image
文藻學術訪問團拜會胡志明市代表處,梁光中處長(左四)及張皓鈞組長(右一)親自接待。
 
文、圖/李彪越南採訪報導
 3月底,文藻外語大學應用華語文系為主的學術交流團,在攝氏35度的炎熱高溫下飛抵越南胡志明市,參加與胡志明市師範大學中文系兩方合作的漢語教學與研究國際研討會,這已經是文藻深耕越南第10年了。
 
 這個學術交流團的成員來自各方,清華大學副校長信世昌與文藻的資深教授徐漢昌應邀發表專題演講,文藻的文教創意產業學院院長許長謨主持開幕,應用華語文系主任兼所長向麗頻、華語中心主任廖淑慧、台灣教育中心主任許癸鎣、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教學研究所所長鍾鎮城、桃園方曙商工葉芳君主任,看起來陣容壯盛。
 
 除了有文藻的9位老師和6位研究生發表論文,參加研討會的人員還有河內國家大學中文系主任范明進、琴秀才教授、阮黃英教授,胡志明市國家大學下屬人文社會大學胡明光教授等,凡越南有漢語教學的大學餘如太原大學、海防大學、順化大學、土龍木大學、河內首都大學都來了。
 
 顯然這場盛會的意義重大,都是為了漢語教學與漢學研究,而交流的實際行動隱藏於後。
 先說在研討會的前一天,僑委會設於文藻外語大學的越南研究中心,就由徐漢昌主任帶領全團拜會了胡志明代表處,梁光中處長與張皓鈞組長親自接待,共進午餐,此一拜會至少有三件事在推動:
 
一、越南高職生就讀台灣學校
 桃園方曙商工是重點學校,當天在座的葉芳君主任說,該校去年有72名越南學生,今年希望擴增一倍,因為越南學生喜歡吃辣椒,學生供應的辣椒耗費不貲,於是在校園後方坡地開闢一方辣椒園,充分供應越南學生,可見學校的用心。而這些越南學生要到台灣讀書並學技藝,需要學會漢語,文藻外語大學應用華語文系就扮演了是當的腳色,甚至就先期前往越南,進行漢語教學,有效達成學生實習的目標。
 當然,這些越南學生在高職畢業後,有機會進入文藻繼續攻讀,在少子化的今天,文藻自是歡迎外國學生。
 其實台灣的高雄中山商工是越南學生的最大戶,文藻已經在兩年前親自拜訪,在該校展開漢語教學合作。中山商工每年約有250位越南學生就讀,10年來是台灣最穩定也是最多越南學生的職校,陳國清校長在此面向上不遺餘力,該校宋由禮主任能在胡志明市進行家庭訪問,極其深入,成績斐然。
 中山商工與方曙商工的經營固然出色,而代表處的努力是很重要的基礎,沒有真正在地的長期接觸與經營,是不可能有如此甜美的果實,在梁光中處長的鼓勵下,張皓鈞組長說,明年度前往台灣就讀的越南學生已超過650人,1000人的目標或許不容易做到,卻是一個有可能的理想。
 
二、中越跨文化教材的編撰
 學漢語需要符合越南學生需求的教材,文藻徐漢昌教授主持的越南計畫中,強調了一個中越跨文化教材的編撰,合作的對象是河內國家大學下屬外國語大學中文系的阮黃英教授,阮黃英教授與文藻應用華語文系往來緊密,早在10年前擔任中文系主任時,就合開過漢學國際研討會;此後多年均派優秀老師如現任主任范明進、資深老師黎春草等到文藻做越南語言與文化教學,雖然此一合作暫停,但是雙方仍然往來,文藻仍有老師前往河內培訓越南的中文老師。
 今年9月,阮黃英教授將應文藻之邀,擔任短期客座講學,並與應華系老師合作推進跨文化教材的進一步開發編撰,而此次學術交流期間,阮黃英教授已與應華系的徐漢昌教授、向麗頻主任、戴俊芬副主任完成溝通,開始蒐集相關資料。
 教材開發是一個重要工作,漢語教學不能只在台灣編輯教材,往往與越南的現況產生落差,文藻應華系與華語中心在前念舊開發了越南工廠的華語教材,去年在平陽省的今立塑膠公司與鋒明自行車墊公司進行教學,此次王季香教授提出論文〈客製化華語教材示例《越南工廠華語通》的編寫與實務》,這是一個學術與實務連結的起點。
 
三、各大學與台商的往來
 在去年暑假,文藻應華系在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下,派出6名學生前往今立與鋒明公司進行越南員工華語教學,外語教學系則派出3人教英語,其他學校有輔仁大學、大葉大學、靜宜大學、文化大學、逢甲大學等,則多是去做企業管理實務上的實習;梁光中處長親自前往致詞並全程參加成果發表會,顯見代表處、台商與台灣各大學的關係。
 提起台商與大學的往來,必須提到文藻的徐漢昌教授。
 徐漢昌教授在10年前轉到文藻外語大學擔任應用華語文系主任時,認為越南台商投資很多,距離台灣近,而越南大學想要與台灣合作不得其門,在與教育部溝通之後,推動了華語就學與交流研究。在教學方面與台商合作,由教育部的學海築夢計畫補助旅費,台商提供食宿,開始派出學生於暑期實習2個月,最多時派出16位學生,在多家台商公司實習。但在越南排華事件中遭受波及,為了學生安全停辦一年,再辦便轉入低潮。
 徐漢昌教授出身中文世家,父親為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兄長為華語專家,他曾任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現為教育部中文學門評鑑召集人,學養俱佳,可說是越南華語教育的開路先鋒,迄今仍為越南計畫而努力。
 如果留心越南華語教學狀況,台灣派往教華語的老師年年增加,文藻華語中心主任廖淑慧向教育部報告,指出越南在華語方面需要更多的師資,但是台灣無法滿足此一需求。
 另一方面,由於越南與台灣的政治經濟狀況不同,華語教師教師常面臨一些困境,正在胡志明師範大學教華語的文藻校友王筱晴,他曾前往美國攻讀華語教學碩士,也曾往印尼工作,如今在越南教學並無困難,但是與學校的關係疏遠冷淡,有強烈的孤獨感。
 
艱辛的華語教學之路
 教育部派往越南的華語教師,有的有生活上的條件不足,有的有教材問題,有的有學生學習意願及程度考慮,這些老師全都拚盡全力,具有豐沛的使命感。一般而言,華語老師對越南環境尚稱滿意,但是需要教育部的補助,因為越南大學給的待遇較低,而當教育部規定的2年教學後,沒了補助,老師們只好選擇離開。
 除了越南,一位曾經在越南峴港教學一年,想去印尼教學的老師說,為了簽證等了四個月,只好放棄。

 台灣在東南亞的華語教學之路,早在宣布南進政策之前就已經開始,有賴於代表處及台商的協助,得以有所成果,在南進政策宣布後,政府提高補助,對老師的吸引力也增加了,但是10年來的越南華教之路,走得非常艱辛,荊棘遍佈,文藻外語大學、中山工商及方曙商工的奮力經營滿是辛酸,無論外在條件如何,他們仍在前行。